《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发表日期: 2022-09-26 浏览次数:0次
《2022年国民抑郁症蓝皮书》
01
02
03
04
05
06
07
08
09
首次就诊时,57%的患者会选择公立综合三甲医院;
30%的患者选择在精神专业医院就诊。
10
11
12
13
2021年03月
《中央编办关于国家卫生健康委所属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的批复》:
国家卫健委设立国家心理健康和精神卫生防治中心;
2021年8月
《关于进一步落实青少年抑郁症防治措施的提案》:
教育部要求把抑郁症筛查纳入学生健康体检;
2021年11月
《广东省基本医疗保险、工伤保险和生育保险诊疗项目目录 (2021年)》 :
广东率先把心理治疗纳入医保。
总结:
我国有9500万抑郁症患者,抑郁症作为最常见而且疾病负担居首的情绪障碍,离我们并不遥远,甚至其“魔爪”已伸向青少年儿童,且我们每个人在一生中都有可能遭受抑郁症的打击,一旦发生,将严重损害着我们的身心健康。
然而很多公众对抑郁症缺乏正确的认识,抑郁症患者对疾病诊疗的困惑也甚多,导致没有被诊断和没有得到有效治疗的患者依然是“绝大多数”。
精神心理健康平台、医药企业和媒体,都有责任和义务让更多的公众正确认识抑郁症,帮助患者得到专业的帮助与规范的治疗,提高就诊、随访的便捷程度,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有效性。
抑郁研究所致力于用有温度的方式提供抑郁的解决方案。科普心理疾病教育,去除社会病耻感。布局从专业筛查预防到干预治疗服务,为每个病友和家庭提供更便捷的高质量服务,推进中国精神心理行业的发展。
[1]徐晖,李峥.精神疾病患者病耻感的研究进展[J].中华护理杂志,2007(05):455-458.
[2]徐伏莲,黄奕祥.青少年抑郁症状研究进展[J].
[3]https://www.who.int/news-room/fact-sheets/detail/depression
[4]刘映.抑郁成为职场人群“职业失能”重要原因[J].
[5]潘晓放,卢旨明,肖娟,文燕.产后抑郁症的发生率及其心理社会因素研究[J].
[6]钱耀荣,晏晓颖.中国产后抑郁发生率的系统分析[J].
[7]冯永林,王政科,刘兰花,韦春媛,何敏慧,陈瑞昌,李守全,章晖.更年期女性抑郁主观感受的流行病学调查[J].
[8]伍小兰,李晶,王莉莉.中国老年人口抑郁症状分析[J].
[9]冯光明,田俊生,张丽增,赵粉荣,武嫣斐,秦雪梅.抑郁症患者服药依从性研究进展[J].
[10]2022年好心情app调研数据,n=3000.
[11]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等.重大公共卫生事件(新冠肺炎)精神科互联网诊疗的专家建议.2020.
来源:抑郁研究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