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女生被殴打,校园暴力何时平?
发表日期: 2018-04-21 浏览次数:0次
3月29日,陈孔银收到了一段朋友给他发来的视频,视频中他的女儿陈玲玲(化名)在学校宿舍被数人轮番推搡、打耳光、拳打脚踢。每当想起曾经遭受的校园暴力我就非常难受,我该怎么办?
陈孔银称,打人事件发生在3月13日,这之后女儿曾打电话给他称“不想去上学了”,却并未提到遭同学殴打。
视频显示,数名女生在寝室围着一名身穿粉红色外套的女生,多次对其拳打脚踢,边打边问“错没得”。被打女生始终没有开口说话,也未还手,直至被打翻在地上。
陈孔银说,女儿陈玲玲今年15岁,就读于盐津县普洱中学初一。他和妻子常年在外打工,女儿平常跟爷爷奶奶生活在一起,上学期间就寄宿在学校,他也是视频被曝光后才知道女儿被打。
陈孔银回想起,女儿曾在那段时间给他打电话,称不想去上学,当时并没有多想。陈孔银还劝导女儿专心学习,“谁知道发生这事,为什么被打问她也不说。”
陈孔银称,女儿当时受了一些皮外伤,但他觉得更严重的是心理创伤。因为害怕被报复,女儿不敢告诉爷爷奶奶,也不敢跟父母讲她的遭遇,只提“不想上学了”。我也因为校园暴力不想上学,怎么办?
3月30日,云南省昭通市盐津县委宣传部和教育局工作人员表示女孩被打事件属实,相关部门已组织调查此事件。
当事的盐津县普洱中学3月30日发出的公开道歉信称:
经调查,3月13日,普洱中学李某等9名学生声称同学陈某向老师“告状”,9人在其宿舍内对其辱骂和殴打,并威胁不许再“告老师”,学生李某对这一过程进行了录制。陈某惧怕再遭到殴打,没有及时将情况告知家长和学校老师。
3月29日晚,该视频在微信朋友圈等渠道传播,学校得知情况后立即与辖区派出所开展调查、安抚工作。学生陈某在校方和家长陪同下到四川宜宾医院检查,检查结果显示软组织多处受伤。
随后,校方请专职心理医生对被打孩子进行心理疏导;参与打人的学生则由家长及其监护人配合学校加强教育。
道歉信还称,发生欺凌事件,是学校平常管教不严、疏于关怀,学校对此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我们没有引导教育好学生,使其作恶而不知羞耻。”
无数种暴力中,校园暴力是最让人绝望的一种,它让你对现实生活的道德沦陷下无力对抗,对未来一代可能带来的光明希望破灭。校园暴力频频发生,青少年中出现校园暴力是出于什么心理?
太原安定心理援助志愿者服务中心王建军老师告诉我们:
1.唯我独尊的心理
现在的孩子多为独生子女,养成了孩子唯我独尊的畸形心态,形成了遇事只考虑自身利益、漠视他人存在的褊狭性格,一旦自身利益受到了外界的侵犯,就会采取一些极端行为来进行反击,其中就不乏通过伤害对方身体或者性命来发泄自身愤怒的“江湖仇杀”行为。总是冒出这种想法怎么办?
2.抗压力差的脆弱心理
青少年学生的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校园中度过的,缺乏社会的历练,心理比较脆弱,遇事不冷静,易冲动,遇到压力、挫折、委屈时,也不与他人沟通,而是自己默默地承受,因此很容易为了一点小事而发生极端的违法犯罪行为。
3.存在心理障碍
(1)抑郁。悲观消沉,沉默孤独,表情阴冷不悦,对人淡漠无情,缺乏生活热情,思维行动迟缓,对挫折的承受能力差。
(2)多疑。对他人的言行过分敏感、心胸狭隘,常捕风捉影,无中生有,小事变大,不愿接受别人的批评,人际关系紧张。
(3)情绪波动。时冷时热,令旁人无法理解,深知自己也感到莫名其妙,有时自己也意识到,但无法控制。
(4)冲动。遇事易激动,且不易克制。
(5)自卑。或因家庭经济条件差、学习成绩差、相貌不如人等而心存自卑,在处事、学习、交往中畏缩不前,缺乏自信,若遇挫折,虽不表露,但积于心中,积到一定程度便会爆发。
(6)自私。对事对人斤斤计较,从不考虑他人或集体的利益;或当自己的利益得不到满足时,便心存不满;有时为了自己的利益,甚至不惜损害他人或集体的利益。
(7)嫉妒。过于高估自己,好胜心强,容不得别人超过自己,看到别人胜利便会心生妒火;或当别人超过自己时,自己不是努力去超越对方,而是采取背地放风、暗中拆台等手段搞垮对方,甚至采取极端行为,伤害对方。存在这些心理障碍怎么办?
4.模仿心理
父母、教师及周围的人的暴力行为常常会被一些青少年所模仿。有的父母忽视了自身所起的榜样作用,当着孩子的面就吵架、打架,或为一些小事就大打出手在这种家庭里,孩子会有意无意的效仿父母的行为,攻击周围的同学或弱者。另外,影视节目和网络游戏中的暴力行为也会被青少年模仿。那么,改善青少年的心理健康状况,避免校园暴力发生应从哪些方面做起呢?
王建军建议:
(1)青少年应该定期进行心理状况调查,了解心理健康状况。
(2)青少年还应进行心理健康问题的普及,了解什么是健全的心理人格,
不要将心理健康问题误以为只是简单的情绪问题,以及青少年心理的哪些思想是不健康的,哪些是要改正的。
(3)青少年在心理健康问题上,应做到有问题早发现、早解决,避免因为心理问题无法疏导导致青少年以极端方法处理问题,发生校园暴力等问题。
(4)青少年应多了解一些更全面的心理课程,在课程中更加了解自我,了解自己的心理健康状态。
(5)青少年可以定期观看心理方面的电影,用更直观的方法了解心理健康的重要性,懂得什么样的心理是不健康的,什么样的心理问题应该如何进行自我调节或寻求帮助。
(6)青少年应加强自我监管,给自己营造一个健康的环境来引导健康心理。如何可以摆脱校园暴力?
王建军表示:
青少年的心理健康问题不仅是自身的问题,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预防青少出现校园暴力,了解青少年的暴力心理并相应地为其做好心理建设是关键。如果遭受校园暴力,家长学校应该积极的寻找专业的机构,配合心理咨询师疏导青少年心理问题,改善青少年心理不健康的状态,除掉青少年心理障碍,才能给青少年一个更好的心态和态度,去面对将来生活中的各种各样的问题,从而避免校园暴力的发生。我遭受了校园暴力,无处倾诉我该怎么办?
- 上一篇:余文乐被曝冷待孕妻,“冷暴力”究竟多可怕?
- 上一篇: 没有了